5 \6 @* `# v, S. _# B/ _5 t1 ] 来而无往非礼也。回帖如下: 我是文史工作者,不虚构是起码的准则。此其一。其二,写作凡涉及志,是要审查的,譬如我写《钱学森与西安航天》、《陈化争调动飞机运伤员》等是经过我们保密办和宣传部审稿的,我写《地下工作者张振元》是由县委宣传部审查的等。我此文写的不是军志,是《军旅笔记》,是我自己的亲历和见闻,大部分内容有资料可查,少部分内容有来源,我先不说具体人,但我起码可以明确一点,源于我们卫生队、后勤处和司令部的领导。顺便说一句,若让你写咱们的战友王福田的英雄事迹,你能写出多少?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我写的深、写的透,因为我和王福田入伍前就认识,入伍后其家信找我看,回信找我写,其牺牲的地点我查勘过,其牺牲后,我和王培义是我们战友中最早到卫生队探望的,我是送行者之一,其牺牲后的座谈会我也参加了,工程兵报也登了我回忆王福田的文章,更有一点不可或缺,那就是部队当年赴户县的工作组组长韩学栋副股长后来调到卫生队,是他朝我谈了相当多的后续情况(该文已录入《户县文史资料》)。假定你一句“不认同”就可以否定,就可以下个结论,你自己觉得有说服力吗?客观地讲,我的阅历,有些你知道,有些你不知道,就和你的阅历,有些我知道,有些我不知道一样的道理。我不可能以我是否知晓作为评判你的标准。而你呢!却恰恰相反。其三,文责自负是文字工作者的责任,我当然不例外,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仍会是。
% ?, I' j$ a0 O* P2 r) n+ [6 S. l8 v% n$ {5 P
, O) C8 o0 j% t) p7 e7 S4 q/ o
+ U/ V+ h$ |! s6 i! k9 N2 a9 H: t7 a
8 ~3 C' {, ^- m) G' {$ V
4 ?/ m) ]: \* m# q. b
/ a: l3 f) \$ z* \1 b7 x" q3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