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 x Z$ q' O7 o% l9 O3 r杨振宁、姚期智
' V c; M3 l2 G9 q8 Z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 n) w' u- e K. r& H6 R杨振宁院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姚期智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 n+ i& v/ u% V; k; n' @
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按照新制订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人数为754位,外籍院士人数为78位。
: t/ L7 E6 Q6 T* F- P7 I; d# }杨振宁
" h% ]! p+ R7 h# _/ d6 |5 x杨振宁,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至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0 H3 P) s# r4 P$ n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 l8 q; G: h& Z1 G6 G9 f) { w5 Q
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洛克菲勒大学董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 ?" C5 F- }/ K% P5 N
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 |& C' D8 \ V7 u B0 G: D
姚期智0 k$ n0 O. G: X) [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12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湖北省孝感市。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1 e1 S$ n' { d4 J
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在三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i! t5 V' w1 |$ @! Y
(1)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 G. K. T& ~" [( B! m; X" r
(2)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
8 V% n, _- z3 n(3)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6 _2 Z. E5 b+ d9 A" ?) q$ J/ ?" q
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
4 {. D1 S, @1 e& g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1 |: _- H$ j( k' f% ^2 }57年杨振宁为何在国内迅速成名:当时他还是中国籍! |: ^% i" t; c
/ I* x: B# Q- o+ s" @" g
) e3 F, q1 N2 @% ~1 c
李政道(左)与杨振宁(右) 资料图( K, x8 w9 J) N( [" ~/ b
' p7 u- ~9 K' C* b
1956年10月,两位年轻的中国籍留美学者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文章,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这一理论工作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今中国,李、杨二人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自然与他们的诺贝尔奖得主身份密切相关。不过,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其实,在李、杨获诺贝尔奖之前,他们已在国内大名鼎鼎。; x( z: y$ Y* K H! ?* k+ m
概言之,在1957年10月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前,他们二人也已是国内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他们已受到政府高层的关注。这里有一个例证。1957年夏天,也就是李、杨刚获爱因斯坦奖的这个时期,杨振宁因要到瑞士日内瓦工作一段时间,就给国内的父亲杨武之发电报,希望他能赴日内瓦与其小聚。这件事最后竟报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经周恩来批准,杨武之才得以前往日内瓦与儿子团聚。由此可见,中国政府高层那时已经非常重视在国际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年轻科学家了。
' F) N& f( Q) ]4 n# H李、杨为何当时在国内大受关注呢?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本身属于国际上热门的重大科学发现;另一方面,李、杨二人中国国籍的身份则更为重要,国内报刊上的文章几乎都采用“我国留美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这一表述。第三,“向科学进军”的国内大环境也是促成李、杨及其科学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延伸:一文读懂杨振宁他们为何为“对撞机”争论
; B/ M/ F. [3 e& R* O$ p5 ^5 ^杨振宁与妻子相差50岁忘年恋看起来很幸福7 x9 L2 _/ s' Q5 D
4 j o( c/ y1 [6 X+ {
, B, [' Y3 I! R$ ^! F
图为杨振宁与妻子翁帆。2 M; i( P, w: z+ I3 m/ W
9 ]# A" b4 J0 ^3 r
杨振宁和翁帆的结合当时确实引起很大的争议,当时的杨振宁已经82岁高龄了,都可以当28岁的翁帆爷爷了,但是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的前妻和翁帆长相神似,这可能是杨振宁能接受翁帆的原因吧。至于翁帆为什么会嫁给和自己年龄差距那么大的杨振宁,可能是出于对偶像的崇拜。8 f( [, y4 a& x9 B# {; W0 R
2014年10月,结婚十年后,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 r9 z2 u* c- n- h. p
3 ~, v! n/ p: \( l; I# f6 w8 K
杨振宁近照曝光,老爷子看上去比较憔悴,毕竟是95岁高龄的人了,身体大不如前了。杨振宁曾表示在自己百年之后把清华大学赠送给自己的别墅留给翁帆,这样翁帆也不至于一无所有,想想北京的房价,这么一座别墅价值不菲。〉〉延伸:杨振宁为年度科技人物开奖 妻子翁帆陪同
& H9 v% ^8 I \0 G: q# C(资料来源:澎湃 北青网 中华网 央视新闻等)
. J. a0 ?; T6 M8 y3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