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055|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庆114岁老人离世:喜欢喝酒 113岁时仍干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16: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8岁时长出3颗新牙,110岁时还能做针线活,113岁时晴天仍坚持出门干活。114岁时,永川最高龄老人杨昌志平静地走了……
- }" d: x) `2 Q4 G. X  有网友表示;“好人才会高寿”,而老人保持长寿的生活习惯很简单:喜欢吃烧白粉蒸肉,晚上喝点小酒。
1 ~8 Q! m5 U( C" T2 N  老人7天未进食自然死亡$ {, f8 _! h% n+ G( @6 R4 }' t
  1月13日,网友“走在迷茫道路上”发帖称:永川百岁老人杨昌志是他的祖祖,老人在2017年1年11日9:40离开人世,享年114岁。14日晚老人去世大夜将在永川黄瓜山大佛寺进行。) u5 j- `; d3 }
  帖子发出后,很多网友表示愿为老人送行。网友“一路上有你2010”说:一般好人才会高寿!看淡名利嘛!网友“人民广场”说:114……厉害了!我活80就行了。还有网友“我爱你一万年”说:愿老人永远和祥!您是活人的榜样。
' t& T! f: O3 E  而老人的曾孙段然告诉记者,老人去世前几个月身体仍然很好。直到一周前,开始吃不下东西,“7天没有吃饭,自然衰竭死亡。”段然说,帖子发出后,1月14日晚,有很多市民前来送行,“一共摆了一百桌,一桌十个人。”) Y$ A1 w  ?( `: V
  杨昌志老人出生于1902年1月29日,据区民政局的统计,杨昌志也是目前永川区最高龄的老人。: ?! o& o/ r" ]. J0 }5 g1 W1 d; u7 z; r
  而老人保持长寿的生活习惯也很简单:早上将鸡蛋带壳直接在米饭上蒸熟来吃,中午和晚上吃饭,她吃绿色蔬菜少,特别喜欢吃烧白和粉蒸肉。老人一直有晚上喝酒的习惯,有时她喝几钱,有时要喝1两。
: Y& t6 A6 I4 l3 J6 q" H  老人五世同堂子孙60多人: V+ N' L1 o7 w/ Y( {
  此前,读本记者也曾对杨昌志老人进行过报道。杨昌志老人出生在安岳县,4岁时被逃荒的父亲卖给了段姓地主,嫁给了被地主收养的放牛娃段兴发。
/ h" y1 x- s* x: p( \  1996年丈夫去世后,尽管孩子们都很孝顺,杨昌志老人却一直坚持独居。直到107岁后,才在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家轮流居住。/ I0 t+ L, c' x7 J- F) J" Z5 i5 \
  她走到哪个子女家,就会把自己的粮食、种子和锄头带到那里。每天早上,老人6点钟起床,到地里干活。如今,老人已是五世同堂,直系子孙多达60多人。# r+ I, S. k' G" ^& d( j
  “除了听力下降以外,老人照样头脑清醒,手脚麻利,眼力也很好。”老人的曾孙段然说,热爱劳动、生活有规律、心胸宽广是奶奶身体健朗的秘诀。几十年来,老人家从不改变她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把家里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k" h8 I" _( s8 `7 X8 L: {
  在世子女都已经七八十岁
4 Y2 |" Q( m' X6 N* C9 Y  杨老110岁的时候,还偶尔做点针线活。后来,老人虽不能穿针引线,但身体硬朗如几年前。几乎只要是晴天,杨老都会带着锄头出门,在自家屋前清理杂草。% a% j- {) C! k
  凡是儿孙门前的出脚路,杨老都亲自把路两旁的茅草铲干净。晚辈们都劝她不要干活,生怕她在路上摔倒,她却不愿意,说不干活的话手要痛。后辈说,杨老114岁时,出门几乎不要人陪,到饭点喊一声她就回来了。
( m* t/ E7 ]  n+ {  如今,老人有3个儿子、1个女儿在世,他们都已经七八十岁,“身体都很好,还在劳动,喜欢到地里干活。”段然说,自己家人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平常吃的都是家常便饭。
9 X; W& X& n( n: e
EstN-fxzqnip1277131.jpg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936

主题

7165

回帖

3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4174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高级会员新人进步灌水能手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7-1-16 21: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街村烟酒店 名烟名酒 日用百货 五金电料 烟花爆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591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1-17 00: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1-24 08:35 , Processed in 0.1331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