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速器的作用
. Z1 e, h! E3 j$ h6 L4 k' \2 O) V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使用方法。
) h) p) \2 F; a* {9 ?0 `1 D7 u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a/ E; I1 w1 n9 C: {! p- `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4 \$ d$ R; ?9 ^5 u5 g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 g: d* ~( h- p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P8 c! B7 p( [- R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齿轮比来快速骑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实际骑行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点的。加大齿轮比(高力矩、低旋动)来骑行时,达不到最适当的骑行(放出最适当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转的组合)。这将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和成为引起各种障碍的原因。
/ P2 R: B8 q! R# l4 _- q8 c! g
9 Y6 G5 l ?4 o9 @+ I变速器的简单说明 4 Z8 u8 X; a) y7 b3 G1 j
●握把的右边(可能刻有1~9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后变速器换挡用的。
6 F8 h+ H) g$ A7 |/ h1 J' k●握把的左边(可能刻有1~3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前变速器换挡用的。* y2 p7 h" h% c7 q* d
边骑行边换挡时,变速器把链条移到齿盘。停下来换挡,尚未旋动脚以前链条是不会移动的。
* l% J/ h" W# c7 S% \
, V1 R X- u7 {+ {- N通常的使用方法
( Q1 e4 p3 Z7 ~" p# C) b! v在普通的路上骑行时,前齿盘(由左边的变速杆操作)固定在中间(或者最大齿盘※1)。只用后齿盘(由右边的变速杆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上坡时使用。
; I6 ]) K: X+ ]3 w1 x后齿盘的齿轮比如何选择好呢?这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齿盘(中轴)1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70~80rpm ※2较合适。
; `" I6 K; H/ `$ y& u●要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 k# @ i C3 l9 `$ W
●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2 o/ W$ T% s7 u: Q$ E●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8 N6 w+ E$ Z1 i( M
6 O' ~4 V {0 w4 [- j" i山路上的变速
( v# s( [7 d+ d" {1 E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齿盘。只改变前齿盘时,齿轮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2 D$ b) G7 H* K& e i
●降低前齿盘时,提升后齿盘。; r+ n6 Q: |$ H* E
●提升前齿盘时,降低后齿盘。
* p z' G0 q# q! S9 H7 N0 j' @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
3 Z" i6 q& [( W4 p6 ~+ j
( }; e& ~# `# t1 U: c# n# P: \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 " b |& x. f! K2 c
●前为外侧(大齿盘) + 后为内侧((大齿盘)
; R$ ~# q- j5 Q+ @3 Q●前为内侧(小齿盘) + 后为外侧((小齿盘)- t$ q$ H% N7 p% @4 f* F
有些人认为上述组合不好,原因是这种组合使链条倾斜,降低链条的传递能力,损耗链条。有时候链条和邻近的齿盘接触而引起磨损。0 }6 L1 r5 R' ~+ [( R6 q! y
+ \" M1 x1 ?4 }( ~注解 ' Z7 [# t* M* J* }+ g+ p1 k8 ~
※1:变速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例如 常用前变速的中间的齿盘(center),或者常用最大的齿盘(outer)。假若体力和脚力为30km/h时也许用outer适合?体力和脚力为20km/h时也许用center适合?通过后变速来补偿的范围内,选择好适合于自已的变速。& V! Y5 E" E) ^( b9 k9 S
※2:70~80rpm是一般的标准,有些人70rpm较适合,有些人旋转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