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手中能有多少零用钱?答案是:人均月零用钱209元。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对全市选取的十所中小学的300名青少年手中零用钱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昨日公布的结果显示,随着居民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孩子的手头也日渐“阔绰”,孩子手中的零用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如何用好这笔钱,却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引起重视。
& j4 z% G0 h% d/ ^ 关注10 I, s& Y# _) W+ H6 O7 a3 `
零用钱从哪儿来
$ r; P- x' f2 n) P( l 昨日公布的调查显示,每月基本没有零用钱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占8%、7%和2%。青少年人均月零用钱209元。其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人均月零用钱分别是112元、144元和360元,高年级段青少年比低年级段青少年的零用钱要高出很多。
) k' l) I8 D/ x3 ` 零用钱都有哪些来源渠道呢?/ w* V3 {7 C* J0 {
调查显示,压岁钱是主要的来源。学生春节人均获得压岁钱2100元。压岁钱在1000元以下的占15%,压岁钱超过2000元的占32%。经对其使用去向了解,有20%的孩子能自由支配,且多用于日常零花;有30%的孩子选择存起来,以备需要时用;有10%的孩子选择支付开学后的部分费用,余下的作为日常零花;而压岁钱由父母代收,且由父母监管使用的占32%。4 j' q! F3 I6 x8 ]2 J
零用钱的来源还有父母的日常按需支付。孩子有用钱需要,家长一般会按日(周)给予,数额一般也较为固定;有些家庭根据孩子吃饭、乘车、购买文具等定额给零用钱;一部分家长每周包干支付,由孩子自由支配。4 d( f& U3 k; e. d
此外,还有劳动所得或学习奖励。少部分学生在家里通过有偿劳动会得到父母一定的劳动报酬,一部分学生因学习进步或考试成绩提高也会得到父母一次性的奖励,奖励金额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4 H$ ~: A/ ?( ?: C) E
关注2% o) s( j3 ^1 U& z" p4 m; H% y( c
零用钱都去哪儿了' J& E8 ]! j: G5 ^5 L
调查显示,零用钱使用项目较多。$ }* m" |- b) Y- \7 T s
购买学习用品。校外周边小商店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选择一些需要的、喜爱的文具和小物件,是青少年零用钱中一项主要支出。$ {6 l+ D6 A4 a8 q% ^/ Q
购买小摊零食。学校附近往往有一些小摊小贩做一些简单加工的食品,但大多无卫生保障。5 e$ o0 F# Q2 c# F9 w1 d
购买报摊书籍。一些书摊,不仅出售有益的图书,也同样存在一些“垃圾”书籍,带有色情、凶杀的漫画书籍和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穿越类书籍受到时下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易成为部分青少年精神层面的不健康导向。
1 Q, {" `, b% G R4 P 网吧的网游消费。一些孩子手里有钱了,会出入一些网吧,在网吧打网游、浏览不良网站,是部分青少年中一种低级趣味的消费。
3 y/ `8 v. P; s 关注3
1 S& R/ ]" u" \ 使用零用钱存在哪些问题
* {: O7 \/ F2 g6 }: l2 x 在使用零用钱中,还有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1 q+ k2 R; [$ v& @: m 消费不懂节制。部分学生遇同学生日、节日也会三五成群聚餐、送小礼品等,花费二三百元不止,这种现象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对轻易得到的物质并不觉得珍惜,一定程度上会放纵自己的行为。
7 y2 r+ W" W6 C0 a" H 消费有违健康。有些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些父母不允许的东西或者服务,在父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认为花自己的钱较随意、能自由支配,这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良好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 \! j+ f0 K/ {3 |5 L r# V 消费盲目攀比。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产生了盲目攀比的心理,衣服要穿阿迪的、鞋子要穿耐克的、玩具要买昂贵的、手机要玩苹果的、生日聚会要吃上档次的、手里的零用钱要在百元以上的……这些物质的攀比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校均有存在。
, b! H3 J; G( r% c8 q 对此,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表示,应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理念。勤俭节约、适度消费是一种美德。同时,健康消费,家庭和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对孩子的课外读物、音像制品的选择、监督和管理,严禁购买和传阅不良书籍和信息。此外,还应供给适度。家长要掌握给孩子拥有钱财的尺度,既要能满足生活需要,又不能养成随意奢侈浪费的习惯。: |: `* m3 }' a Z2 s) ^. S
3 `2 I3 C1 o; X V*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