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姿势
3 M/ K; J3 n& R* X& y& z% \/ I+ ]* T. D/ s8 i
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4 z, u _- m5 @
/ d% r+ Q' W; J& X, m(二)踏蹬
7 \0 u3 K9 J0 Q) R8 J6 C+ I" h, Q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H6 m; ]7 i: k5 e3 L3 m' Y+ ?
: k: [* v5 m$ b4 ~9 \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9 R5 X& v1 q9 s
. U$ d4 Q/ z$ ]& N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 S" p+ u1 i6 e; j% O* G: H
; s6 Q% g- z( P2 S- k1 C; h2 i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