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的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长。对此,有分析认为国家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及住宅信息,以致拥有多套房产的部分官员急于脱手名下房产。(人民网12月23日报道)
7 @5 {1 `# W& e2 [
$ K% E; K [5 T0 Z 反腐工作已经进入腐败的“深水区”——从十八大发出“坚定不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号角开始,就时常听到人们这样议论。十八大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等多名官员“落马”,测量出了新一轮反腐风暴的力度,这样的力度,让部分腐败分子惶惶不安。近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城市官员急于抛售手中房产,部分人一次卖8套的现象表明,当前我国反腐工作已经进入腐败的“深水区”。这种“网大鱼急坏小鱼”的现象是当前深化反腐制度的一次“试水”,是对反腐执行力的有力探索。
+ y+ H3 v- X ~. j3 d7 J8 k" r# H/ x
反腐新制度剑指腐败“深水区”。“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干部选任工作追责办法”……这一系列反腐规定的出台,为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制度支撑。渐成体系的违纪违法行为惩戒制度,为反腐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0 \4 q# V- H2 p* p; ]
+ y: e8 i' G0 Z6 s/ B+ x
反腐执行力直捣腐败“深水区”。“网络反腐”的常态化,“述职述廉公开化”,“座谈讨论的群众化”……这是当前践行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式。以及高度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使得各地惩治腐败制度落实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这对干部权力制衡和个人廉洁自律提出了新要求。
( m1 T& u' I3 l/ c- g7 h! m. W
' |/ u3 x0 K3 D3 X 反腐成效延展腐败“深水区”。回首2012年中国反腐道路,薄熙来被双开,刘志军被双规,李春城被立案调查……随着我国反腐败体制机制的深入,越来越严格地追查和空前的打击力度,一批贪官浮出水面了,反腐体制向“深水区”的延展,反腐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 i1 V3 |* S1 E7 U) N4 M/ h" i. e8 z/ c& o' z# E5 S# {3 k% o
“鱼都在深水区,网不到是因为你的网不够大。”当前因反腐而出现的各地官员急切抛售房产的现象,要用完善的反腐制度做线,以强有力的执行力为钓,向腐败的“深水区”撒网。或许,短时间内狡猾的大鱼能钻制度和执行的空子,但是多次放网就一定不会有漏网之鱼。惩治腐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惟有常抓不懈,才能还社会一片清净澄明。8 o. n9 n: G% k# z5 u& y
来源: 西部网-华山论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