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深入评估秦岭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2016年8月1日,市发改委和市秦岭办联合印发《西安市十三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与十余部诸多配套性约束性规划一起,有效促进了秦岭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到“承载转型、导航升级”的示范引领作用。
! r+ e+ p+ Q) @2 n- o8 e0 h4 ^! F3 _$ ?2 @$ i2 p& d: K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从总体指导思想、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工程等各方面出发,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地为近五年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蓝图。" [3 ?$ c+ x9 n6 {! k/ C
, G% ]8 g2 h" G
目标任务
; z! `) ?! u* _5 A
# S0 w3 P' t* P; s 到“十三五”末建立
" z1 O, \$ @+ l2 N
# K7 U h' l9 B! z9 G, Z 完善的秦岭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 U& }' ~- ~/ S9 D# ?+ J8 I! u$ \, M. h8 t ~
西安围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坚持“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4大基本原则,以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中心工作,以解决秦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生态建设与修复。
' M" Z! J1 m2 z6 t/ @1 p" v8 K) E, e: H- D! o
到“十三五”末,建立完善的秦岭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现代化;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区域发展达到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实现秦岭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 [. o4 o8 p9 b, g0 L9 W" D
+ ?* V+ R" O; s, B* Y3 j/ C 在深入评估秦岭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十三五”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依照完整性、代表性、适量性、可达性原则,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和目标体系,规划还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制度建设等方面确定了具体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8 o/ L: s% r7 K5 A. p/ @3 a. T- e1 Y4 X& I' a; K6 W5 y# b
空间布局; g' E- K- L( ~0 _0 i/ G5 L
6 r' P3 a/ k2 E: O; G; Z8 @7 i* [2 i7 i 秦岭西安段划分为
% U1 [6 h1 l$ N4 K: A! Y& f; w
$ m7 v0 X! m# h, |! I 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协调区两部分; Z8 ]1 J+ j m) t" q* j( I
5 H8 H1 B1 T& K% y
规划的空间布局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突出秦岭自然特点与生态功能、相似性与发生学、因地制宜,方便管理等为原则,通过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地质构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河流水系及水源涵养区进行综合分析,以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按照创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标准,将秦岭西安段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协调区两部分。山体坡脚线以上为生态保护区,以下至环山路北1公里为生态协调区。, T+ t y& X3 i9 x0 ^
( @7 u$ Q7 ] v7 y% w
•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河流水系、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不同级别的森林公园。根据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具体分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与旅游发展互动区三部分。
! j y; H, m$ B* b5 f. C
: m1 g1 w' I8 G3 _! U •生态协调区范围包括山体坡脚线(25度坡线)至环山路以北1000米区域。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规划形成主线明确、组团发展、城镇点缀、山水掩映、田园衬托的“一轴、六纵、四组团”的空间结构模式。/ Q" ^, Q! q9 O4 e
( b8 ~5 E$ V, k: `6 V$ u
“一轴”: 即沿新环山路以北1000米向南至山脚线,东西延伸至蓝田、周至出境界的发展主轴;根据环山路发展轴沿线空间、发展形态、资源分布及行政区划,将发展轴细分为蓝田康体养生旅游区、长安文化旅游休闲区、户县高新科技旅游观光区、周至道文化旅游休闲区、临潼国际旅游度假区五大功能分区,共筑一条生态旅游发展带。
1 P: r) y. B0 h4 K9 N8 Z- H* v _, F! J% V! X( o; T0 \
“六纵”: 即以黑河、涝河、沣河、潏河、浐河、灞河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带;
, k0 A5 i: n7 k
+ i- v) V2 X3 }$ m* w5 c& J1 L) E “四组团”:即生态观光旅游组团、宗教人文旅游组团、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组团、北坡居民点保留组团。
6 ]$ C/ ^# ~! J! J, K6 b
# u3 X' b5 N5 |0 O/ P7 F 生态观光旅游组团——以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农业示范园等为重点打造秦岭旅游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资源特色,生态观光组团主要分布在蓝田康体养生旅游区和户县高科技旅游观光区。3 ^% D7 o- V8 D1 Q( J! G
- K; `( M: ~! t! L 宗教人文旅游组团——依托楼观道文化旅游休闲区、南五台、太平、草堂文化旅游观光区、关中民俗博物馆等打造环山路人文旅游体验区。根据资源特色,宗教人文旅游组团主要分布在周至道文化旅游休闲区和长安文化旅游休闲区。: O( j7 |9 ?. G( s: S5 q9 z; r
% E1 l+ z+ E3 g# s0 f* I) U0 I0 `
美丽乡村发展示范组团——以玉山、厚畛子为代表,推进美丽乡村、生态镇、村及生态园区建设。
' W; b( }! m* {, e; @5 u& a
* v9 [0 R; X1 v/ {; N+ O* x. D0 k/ |2 x 北坡居民点保留组团——现有较大的居民点或山上移民所形成的主要居住地。
* v H8 u+ _* C" f$ [
7 k7 W" v3 N: C 根据四大组团沿线各区县重要资源特征,在玉山镇、蓝关-普化、焦岱-汤峪、王莽、五台、杨庄、滦镇、庞光-草堂、石井、楼观-集贤、马召、翠峰等十二个区域,合理规划以现代农业为支柱,生态观光、创意研发、康体养生、民俗文化等四类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形成12个生态亮点,共同打造166公里长的生态旅游观光带。
+ L7 M- w$ G% i( q5 z2 F. j6 @ e- w) M& p4 Y8 T
其中:蓝田县3个节点区域、长安区4个节点区域、户县(现鄠邑区)2个节点区域、周至县3个节点区域。
4 m' O$ f4 B3 `+ {) K+ f
$ @6 d$ R0 Z4 [' K. B 具体措施
- S; k/ l4 T( E; m; N4 f% c! S6 n% C v% G) D
加紧落实秦岭自然资源
' L! X* c% j6 `" `5 }3 @1 e
0 T$ L/ a' \; E) _. K( @ 保护工程等四大类工程
6 \" u# S* d ^- j9 g
2 K# |$ E5 r6 M$ a9 U/ O 为实现规划目标,加紧落实秦岭自然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绿色产业发展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四大类工程。
7 \' c0 o; I2 \. H; F, {% y' M
9 Y& _. w+ U/ c0 u 一、重点资源保护工程. Q2 W1 X7 `2 J- Q7 L
3 B1 l2 \) J9 P
•植被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森林资源管护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积极开展人工造林,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和涵养水源功能,确保西安市主要水源地生态安全。规划期完成封山育林15702公顷、森林抚育10632公顷、低效林改造11637公顷。
, m% M$ s- U+ R9 T0 a1 Q( g" B: [* ~( y' N: u: W2 d
•水资源保护工程:将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区域: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十三五”期间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隔离防护工程,完成黑河、大峪、石砭峪、李家河等四个供水体系;2020年,全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全指标检测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县级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清拆率达到95%以上。
# F) z& A/ I- \; S4 r1 N1 |3 u4 @' Z, v3 t5 d: \' f0 ?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强化规范管理,推进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高质量且具有示范作用的自然保护区。
2 o/ y+ \( |' X o' J* W5 t( F" K1 |
•湿地资源保护工程:实施退耕(牧)还湿(滩、草)等湿地恢复工程,通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湿地保护区建设等举措,使湿地自然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重点建设耿峪、涝峪、潭峪、沣河等4个湿地保护示范区。 R, w, Z' |1 e {0 H. k
?: [# k$ u3 a6 w+ m) X# j7 ^ •矿产资源保护工程: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沿山面坡及交通干道可视范围内禁止矿山开采。以矿权数量逐步减少、有序退出为目标,取缔所有违法勘查开采行为;到2020年底前,采矿权控制在17个以内,全市矿山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6 Y5 _- o% K4 S% r1 H: o3 ]% H+ t
1 ^& ^. C* r0 w' Q# a2 N1 d •人文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蓝田水陆庵保护、蓝田猿人遗址保护规划、周至县佛坪厅遗址保护工程、仙游寺保护、傥骆道考古调查、户县(现鄠邑区)敬德塔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紫阁峪摩崖石刻调查等文物古迹保护工程。
% H) b* Z1 E$ I9 P# o9 C; `! F: Q/ a+ Y$ s+ E' Q% m
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7 \4 r" c% @1 n$ p
4 l# I2 E, n6 T6 [2 f8 ` V. e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因地制宜,综合配置。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保护区,针对不同水土流失现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J U t( a; u: `
# L/ @, p) d% P+ j3 Z! z6 y
•关闭矿场植被恢复工程:根据废弃、关闭矿场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生态、经济、景观等需求,选择引入本地的植物种类,构建适宜的植物群落。
. `$ ?2 R2 u9 C5 o0 S# Z1 z" h
$ k# I# c. y1 x L •峪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峪口及峪口内的项目建设,合理利用峪口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峪口特点将规划区内的48个峪口划分为两类:生态保护峪口和生态利用峪口。
6 T% N X# b8 p3 R! h9 Z
. ]7 N4 c: _1 ^7 A2 s( ^ •自然灾害防治工程:依据防治分区原则,将规划内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潏河北岸、浐河、灞河按100年一遇洪水设防,堤防工程的级别为1级;涝河、沣河、潏河(南岸)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堤防工程的级别为2级;其余河流均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堤防工程的级别为3级。对于秦岭沿山地区,山洪按50年一遇来设防,对重要路段则执行城区防洪标准。
& j2 Z; [9 Y% R/ N5 B! m. T
% \/ F/ ~& D3 C+ I9 C •农家乐经营环境改造工程:取缔生态敏感区农家乐经营,优化生态协调区农家乐环境,规范建设农家乐特色标识、停车场、生态公厕、污水排放、休闲指示牌、接待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农家乐品质,打造一批具有秦岭特色的农家乐,建设一批国家级“金牌农家乐”。+ G! X- s/ t. r3 h* s
/ \- z k1 a- n: L 三、绿色产业发展工程 H4 N8 k5 A; v' ~3 `1 s
- g; J4 J' P1 `% y6 L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至2020年,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要素聚集优势不断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得到建立。全面形成生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域。
( c$ ?6 ]9 Z1 D( O" |8 R5 a
7 t! F6 N8 n0 ?1 f9 z( E8 C C •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完善重要景区(景点)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对已建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范管理,逐步改变无序发展。5 P5 N' \( H$ h5 ?( a R+ n
4 o) n' d# w/ y; B# O4 Z •生态经济林示范区建设工程: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普及优良品种,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核桃、板栗等干杂果经济林果产业区。
( g/ ]( v4 u7 ?1 F( v
# L! e X: p$ }' p- E' k •绿色矿业建设工程:到期末,域内矿山全部达到国家级矿山绿色建设标准。
! p5 p) V/ H9 }8 ]+ a# E2 [/ b+ D) d: i S1 J+ L
四、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l7 @& N% Q5 ]* T
9 h* o) Z& b/ i •环山路驿站建设工程:推进环山路驿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根据设置原则,在166公里绿道范围内,共设置一级驿站4个、二级驿站19个、三级驿站37个,并在驿站内建设管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环境卫生、交通服务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以及自行车租赁等多种休闲旅游和便捷服务。
; x. P" ?0 T/ U4 @" Z
/ w8 y. d: x- b' G/ |- V •区域交通提升改造工程:按照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抓紧实施新环山路全线拓宽改造,在新环山路设置进出峪口的连接点,引导游客出入峪口;实施老环山路改造提升工程,使之成为连接各峪口的旅游专用线路;贯通老环山路与西沣路、子午大道的自行车道。/ E8 ?9 J4 K$ G+ ^. Y( Z8 k( C5 A9 V; A
8 ~3 X- P& }4 T' R9 [: z& b( u' C* ]
•环山路“三化”工程:围绕“路畅景绿景美”,新环山路全段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环山路通往秦岭的各主要入山口、入峪口路段及新老环山路联接处,全面推进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环山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 U$ e1 l4 m6 n6 I2 X( }' q, O6 `! `
3 p0 Q3 E( l0 `6 r/ @
•慢行系统工程:开辟若干区域自行车游、步道线路,建立覆盖重点区域的局部山麓自行车环线网络;建立覆盖秦岭北麓区域、166公里全线贯穿的山麓慢行游憩体系。(西安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