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路口,也扎实影响着成千上万居民的生活,大意不得。
% L z' U, ~! E# {8 l* O 西安这段时间大刀阔斧的在城区划分左转专用道,本意在于解决车车冲突和人车冲突,奈何现实依旧残酷。好的变坏,坏的更坏,被各种声音裹挟的“改变”成了众矢之的。- t1 V* i" ?( G5 W
都说“比改变更可怕的是不变”,那么比不变更可怕的大概就是乱变吧?说到“改变”就不得不翻一翻旧账了,最近这两年西安在马路上的折腾其实也不少。
% k% H- o* \6 a7 R3 z( [: s 倡导二环“快速通行”,可二环之堵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解决的;“单排等待,双排通行”,玩法之复杂,老司机都蒙圈了;公交车“感恩交通”标语傍身,随时开启鸡汤之旅……真正有疗效的手段有吗?嗯,自助人行红绿灯还是不错的。' ^$ n3 g+ m; _, }: D4 f% T
划分左转车道算不算乱变?不全是, @. ^. Q+ h1 F) K1 w- D
不看广告看疗效,划分左转车道效果如何,移步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在当下,它给西安的交通环境带来的最大改观在于“车让人”,左转车和行人抢道的情况大幅减少,斑马线上秩序井然,这种肉眼可见的乐观情形的确让人心甚慰,西安一举将城市幸福感拉升了八个度,见诸头条的新闻都是“坚守道德底线 彰显城市文明底色”。
- n; D! z; y* q+ R. \ 但引发的其他问题也不可忽视:左转的车因为灯时太短过不去,直行的车因为排队的车太多过不去,大家都在等灯等灯等灯。车辆在滞速状态下,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更多了,“顺便”还污染了环境。西安上半年臭氧超标,这个锅背不背——这就是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了。6 M0 F$ ]- V5 L6 x( H
西安交警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左转直行分道而行为代表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也是为了未来的“智慧交通”打下基础,“现在大家感觉到拥堵,可能是短时间内改造的路段太多,市民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 E8 A: T3 e% G, M' z7 D" A
“精细化管理”大概所有人都会同意,此前坊间对此也多有呼声。但我们做的够的上是精细化吗?空中指示牌到位了吗?左转待转区画好了吗?绿灯时长合理吗?答案就在西安的每个路口,一看便知。
* ^3 y7 W$ p' N e4 X% w `6 x$ c “智慧交通”听起来也很美气,有朝一日如果实现相信也会对交通有切实的改善,但对当下的西安来说还只是一块有那么一点遥远的大饼。交通规划固然需要前瞻性的思维,但不着眼当下的前瞻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太负责的态度。毕竟,我们在多数时候都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规划未来,又要把对现在的影响降到最小。6 S. m' O8 P( T( l# f! F
如此设置难以排除公权力滥用的嫌疑! x8 _0 v3 Y% S0 S' b1 A6 ]2 I: X, T V
有西安市民反映,左转专用道的改造年初就在长安区开始实施了,“韦曲都堵了大半年了”,而堵车还在继续。如果是这样,既然在小范围改造后已经出现了不良的效果,为何还要不加改进的“执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呢?难怪有些网友会认为交警的做法是“为了完任务一刀切”。
8 g, |) [# r d) e4 y 左转和直行剥离,不是划条车道,加一盏灯就完事了。前期需要结合实地情况的调研,后期需要接受反馈信息积极改造,单纯的“拿来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公权力大笔一挥,民众就要跟着“享受”改变的成果,上班迟到的罚款谁给报销一下?来源:华商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