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州的余波:从赵红专,到李益民、李大有
一个多月前,魏民洲被宣布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当天,赵红专曾赋打油诗一首与人共赏,其诗云:
昔日乌云遮古都,
毒蝎袭众天不容。
今日阳光沐古城,
斩蝎排毒焕青春。
其诗并不工整,却有意思在情真意切。
其时,赵红专已结束其长达6年的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履历,担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3个月有余。直到昨晚,赵本人因严重违纪接受审查的消息传出,如今看来,只觉世事变幻,一言难尽。
▲赵红专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在西安政界,两人之间不和睦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
而在魏民洲事发后,我曾与一些党内老干部交流,均判断赵亦前景难测,其一是因为对于赵任职高新区经历的举报一直接连不断,调查、审计亦从未休止;其二,则是因为“杀敌一千,难免自损八百”,更何况是要撼动魏民洲这样树大根深的人物。
所以,赵红专被审查的消息并不令很多人意外,相反的,却让不少人有“靴子终于落地”之感慨。总之,从李益民,到赵红专、李大有,这些早已为人有所“预期”的事件,就这样作为“魏的余波”,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这些“预期”,多多少少反映了某种官声,某种评价。可能来自于同僚,来自于上级、下级,也可能来自于人民。
正派人身上是很难传出这类预期的。大抵来说,一个官员的一言一行,他的交往场合,他生活中的细节,从来都不是密不透风的墙,这些细节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某种认知,这是一种在一本正经的刻板报道之外的某种真正的“官声”,所以,落马的官员其实从来都不会让人真正“意外”。
尽管共同作为“魏的余波”,但是,李益民、李大有这些人并没有资格和赵红专相提并论。这不仅仅是因为赵红专操盘了三星项目的落地,其个人也毁于其中,而李益民的“官声”则从来只能在领导关系中找寻,以及在执掌泾河新城经历中闹出一个又一个笑话,诸如宣称某开发下的小镇开放时涌入百万余游客,荒诞到为同僚们私下耻笑。
——如果说在赵身上还能看到一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或于“玉石俱焚”的枭雄气短,那么,另外两人则只能作为魏体系的枝节,被扫入历史的边角料了。
在担任西安市委书记期间,在公开场合,魏民洲以作风简朴、严于律己著称。出身于陕西渭南农家,魏的饮食习惯是走到哪里都要吃一碗陕西手擀面,不管在中餐厅,还是盛美利亚(西安一西班牙品牌酒店)。
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恰好有这样的面。比如说,西班牙外厨怎么可能会手擀面呢。很多人都晓得,是李大有保障了魏民洲的简朴作风。
李大有长期担任西安旅游集团董事长,旗下曾控制西安饮食、西安旅游两家上市公司,拥有众多本地陕菜“老字号”,遑论擀面师傅。所以,在任何地方都能保障魏吃面的质朴爱好,是其应有之义。
2013年1月,担任西安市委书记半年有余的魏民洲曾在一次廉政课上脱稿说:
“我们都有孩子,但要知道钱多了未必对孩子好。领导干部中很多人都是农村、普通家庭出来的,就是凭自己的努力走到现在的,所以对家庭、子女、身边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
“前不久有人冒充是我的亲戚,我在这里讲,我家亲戚都在农村,没有做生意的,如果全市任何地方发现有人冒充是我的亲戚,要在这里做生意,可以马上给纪委打电话举报,如果有违法违纪行为,一定依法处理。”
这些讲话在后来几乎成为了段子。至于其亲属,无论是曾任职于李益民治下的泾河新城,还是李大有领导的西旅集团,的确不是生意人。
不过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依旧是“小节”。至于李大有领导的西安旅游集团,坐拥这样优质资源,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西安旅游、西安饮食业绩却始终“不死不活”,诸多资产交易让人“看不懂”,那大概也是小节。
对于曾经作为西安市委书记的魏民洲,对于曾经面临着带领西安“追赶超越”使命的魏民洲,人民对他的真正关切并不在此,而在其庸政,在其有没有带好“班子”,用好人。
此间我们可以大致回忆出如下细节:
段先念告别曲江,远赴华侨城;
魏民洲主导西安市出台一系列收紧开发区自主性、灵活性的政策;
曾担任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杨殿钟落马;
西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钟健能被开除党籍;
时任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军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时任西安市副市长张宁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其间亦有其主导破格提拔的干部,如今不便列举。其间种种有关“贼城”、户籍、治安、城改、教育、产业发展,城市格局等诸多方面的牢骚,一言难尽。直到今天我们发现,西安距离成都、武汉可能已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这些细节拼凑起来,就形成了真正的“官声”,就使得魏在退居二线后,在被宣布接受审查后,鞭炮声满城响起。今天我们可以说,无论是魏,还是魏的余波,都是应得的报应,然而过去的时光已难以挽留。
让我们重新出发。
作者:肉上师贞观作者 拔出萝卜带出泥 党和人民的败类 拔出臭虫,拉出蛆。这个比喻,形容贪官的官官相护最恰当!{:7_36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