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之乡户县:手握水笔迎新年 展开画卷奔小康
微弱的灯光下,一支蘸有饱满颜料的画笔在甘亭镇东韩村农民画艺术家王乃良手上来回翻飞,顿时两只可爱的兔子跃然纸上。年味浓郁的陕西省户县街头处处一派节日气氛,王乃良却独自一人钻在稍显冰冷的画室里,但他依然乐在其中。
“春节是农民画销售旺季,很多旅游团会来参观,还有不少回乡的人专程赶过来买画带回去给朋友们作新年礼物。”手下的画做到了细描阶段,王乃良头也不抬地盯着笔尖。“一位北京的客户订了五套画,除夕之前得赶出来。”
环顾王乃良的画室,三百多幅大大小小的农民画挂满了四壁:这边秋日的田野里孩童在天真喧闹,那边盛夏的荷塘农夫在闲适赏莲。置身其中,仿佛处在风光旖旎的田园,耳边似乎都能听到蝉鸣蛙叫。走出工作室,东韩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画有形态各异的农民画,构成了冬日里一道亮丽风景。
“这几年靠这农民画,我们两口子一年的收入有3万多元。”农民画作者贺旭斌也在忙活着创作一幅名为“秦风八怪”的作品,画作已经完成了初创,进入复制阶段。“咱这儿过年也不关门,还指着这些画奔小康呢!”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雒志俭告诉记者,户县农民画起源于1958年,最初以宣传画形式出现,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形成了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形式。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饱满、想象大胆丰富、注重色彩对比、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
“现在全县有农民画庄22个,依据水平和规格的不同,画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五六千元不等。这些画已经远销到上海、北京甚至海外,农民们每年能创收300多万元呢!”雒志俭介绍。
“手里握的不仅仅是一支画笔,更是一支致富笔、小康笔。”王乃良说,比起从前,这两年农民画市场不是很景气,主要还是营销上出了点问题。“农民只顾低头画画,不知道抬头看市场。下一步我们准备开个农民画网店,直接面向顾客,咱农民也得摸着点市场的门道。”
雒志俭说,画了一辈子农民画,最令他欣慰的,是这项艺术“后继有人”。“现在全县的农民画家有两百多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就有四五十人。”“年轻人喜欢画画,也就把根留住了。”
“很多人喜欢农民画,就图个喜庆、吉祥。在咱户县人的家里,没有几幅农民画,那年味好像就不够浓呢!”雒志俭说。
楼主 能不能上几张图? {:5_332:} {:7_390:}{:7_390:} {:7_390:} {:7_390:}{:7_39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