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598|回复: 1
收起左侧

户县农家乐里的关中民俗文化味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0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3 Q' c6 N! D! e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n2 R" g+ j1 n  a& H
  元·余同麓《咏兰》8 E8 b4 b/ ^1 |9 F) x6 }5 L, |
  这别墅式的住宅,花园式的农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民画,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给户县东韩村农家乐增添了灵气。( ~5 G) g  {) z4 F2 R4 C# @
  走进东韩村,第一印象就是整个村子犹如一个城市别墅花园,布局整齐,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不过,比城市别墅花园更有味道的是,这里处处散发着民俗文化的味道。
+ v8 i$ P4 F, `; [  “世外桃源”品特色小吃
6 d: m% j2 Y* b, ~  j9 \  户县甘亭镇东韩村,以农家乐民俗文化闻名于陕西,被誉为“陕西第一村”。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昌利说,全村246户有73户农家乐接待户,最好的年收入30多万元,最差的年收入7万元。昨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户县东韩村。6 K$ c/ l+ O. k: N# A6 y
  走进“桃花源”农家乐,无论是厨房,还是餐厅、客房,都非常干净。主人热情洋溢地说,住宿一晚50元,农家饭20元一个人,有美味菜品,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面食,面有裤带面、软面、臊子面、摆汤面、手擀面、浆水面,饼有锅盔、手撕饼、萝卜饼、柿子饼,还有秦镇面皮等。片刻的工夫,一桌丰盛的菜就上了桌,一个锅盔切成小块,方便夹取,一小块锅盔咬上一口,既酥,又脆,还香,食客们都称好吃。主人说,最好吃的饼最讲究的饼莫过于手撕饼了,样子像千层饼,手撕着吃,一层又一层,格外可口,如果用刀切,则没有这种味道了。用餐后,女主人还用英语问“full(吃饱了吗)?”记者连忙回答“yes(饱了)!”
' u$ e6 X  J# X! o  Q  6900多美国人今年来游玩
3 G; j* x2 N' |  东韩村的农家乐接待户,无一例外的是都在厨房、卫生间、客房等公共设施上标有中文的同时,也标有英文。陈昌利告诉记者,因为接待的外国人非常多,所以村里组织了英语简单交流培训,接待户都会用简单的英语和游客交流沟通,记者此时明白女主人为何用英语打招呼,应该是她们习惯成自然了。
' Q+ Q1 |& G. r- n9 A6 t( q( f  “外国游客非常喜欢这里的农家乐,因为不仅可以吃到特色饭菜,更主要的是能领略农家乐里的文化。”陈昌利说,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瑞士等十多个国家的老外都来他们村子旅游,其中以美国游客最多,今年大约接待了美国360个旅行团6900多人。老外们喜欢农家乐的文化,可以与农人一起去田里种地,比如在五六月份种小麦,感受农家的田园生活;还可以学习户县农民画、剪纸、织布、麦秆画、刺绣,参加篝火晚会、鼓舞表演、吼秦腔等,这些都是免费的活动项目。
0 A6 ^9 l( U6 a  b  农家乐里老外学织布6 K1 P1 P7 P- Y1 u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来到东韩村农家乐34号院,便是“画乡布坊”,60岁的杨省华女士正坐在一家老式织布机前,两脚协调踩下踏板,两只手来回投梭、接梭,让经线和纬线交替交织,古老的织布机发出“咣咣”的响声,布就一点点地织成了……
' a+ {  ^/ V/ v/ Y  “很多游客一边吃农家饭菜,一边来参观学习,亲身体验纺织粗布的过程。也有不少游客买走我们织的粗布。”杨女士把记者带到二楼,只见室内陈列有300多件布品,有漂亮的床单、四件套,还有花格子睡衣、衬衣、短袖等等,无论是颜色还是做工都让人啧啧称赞。杨女士说,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上百件布品,一般一块粗布床单需要2天时间织成,可卖130元,床上用的四件套比较贵,卖500多元。杨女士非常自豪地说,村子里40岁以上的妇女都会织布,教出了很多外国徒弟,他们对中国古老的织布文化非常感兴趣。如今,年轻的女孩也开始学习织布,希望能把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7 l% @# O8 d) h: T$ X
  “关中八怪”农民画卖价10万元: U2 g2 t# D5 @+ X! @2 w" n
  走进东韩村潘晓玲画室,中间的桌子上摆了几十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和各种道具、模型,一位学员正在给一幅《晨曲》画上色。据学员介绍,一共有300多种花色,以前的花色都不画了,一直在创新,一张画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首先由潘晓玲画上草稿再由学员来上色。记者看到,200多平方米的展厅墙壁上陈列满各种各样的户县农民画,有《钟馗赐福》、《鱼塘》等,其中正对门的位置摆着镇室之宝《关中八怪》,这一幅是潘晓玲的原创,获得2002年全国农民画一等奖,这幅画是画在布上的,所以不怕晒也不褪色,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手帕头上戴,面条像裤带,盆碗分不开”等关中的风土民情,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做了专访报道,此幅画标价10万元。村内还有曹全堂、王乃良等画室,农民画成了东韩村民俗文化的代表。
3 i; G% m$ c; ~" I: q' V0 s$ p6 z  手工艺品争相媲美
$ @" x( r  `( W0 w. I6 }  I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农家乐内都非常有民俗文化,不是剪纸,就是十字绣,或者石头画,让人爱不释手。巧媳妇刘亚凤是剪纸的代表人物,各种剪纸作品生动形象;李师傅的毛线织制品《赶集》获得陕西省第三届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奖,讲述一位老头裹着白羊肚手巾,牵着一头牛,背上载着媳妇,两边驮着萝卜和辣椒去赶集;东韩村61号农家乐主人王棉,家里挂有几十幅十字绣,最大的《红楼群芳图》长达2米多;34号农家乐杨师傅的女儿,在圆滑的大石头上画满了各种花色的图案,甚是好看。: q' k3 W& H! S* v" D" e
  农家乐要在民俗文化上下工夫
* w2 a  G1 r9 M8 f9 {( L  西安有很多农家乐,但是真正成为文化型的并不多。要打造有陕西特色的农家乐,必须从文化上下工夫,从民俗文化入手,引进相关的农家乐项目,让它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实用性,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观农家景、随农家俗、享农家乐、品农家民俗文化,打造真正的“农家乐”。编辑点评8 R# c5 ?2 _1 S% b
  来源:三秦都市报             文/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董艾青李佳蓉
0 Y; J5 C/ a! ~$ }$ [. c  z
- P/ @$ f4 z7 L! {* t" j
( |3 P% Y* E3 V# c
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

403

主题

5103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1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高级会员金牌会员灌水能手云聊先锋

发表于 2011-12-17 2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soso_e179:}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户县摄友俱乐部联络站:朱雀广场二楼国美隔壁  镜子里的小妖  新娘跟妆 美甲 婚礼摄影、摄像 电话  13572909051    QQ 68695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1-26 13:53 , Processed in 0.1141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