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那一片绿竹林
本帖最后由 清阳子 于 2011-9-26 09:26 编辑寻找那一片绿竹林 “户县西桥有十眼,三眼流水七眼干。”七十年代的小时候就听村上的老艺人说过。后来我到了县城居住,也曾寻寻觅觅西桥畔的历史遗迹,也曾欣赏和享受西河畔的柳花绿竹。 昔日的户县涝河西桥,两岸柳树盛植,修竹蔽岸,桥头新竹平野,渠密路宽,近看涝水清澈,桃柳花香,远看终南叠翠,嶂嶂峦起伏。时任户县主簿的宋代理学家程明道赞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此诗也被录为《千家诗》的第一首而被世人传咏;清吴廷芝户县十二景之一的“西郊花柳”诗云“阴翳花柳遍西郊,极目川原惹眼迷,路接青云垂绿萼,芳搴紫魏间长堤,有诗持赠歌三叠,恍若寻流过五溪,禽鸟春晴争出谷,幽亭深处夜莺啼”,这里原来是如此之美如画。随着涝河新规划整流,当年的“西郊花柳”之地已成麦垄菜畦,水已远去,建筑林立,明太史王九思主修的西桥只留古迹。远处那一片竹林,在风中发出了唰唰的呼救,我来了,看着春花艳艳,看着清节的竹子,我以一首《竹下花》与之共舞:“春风熙熙/春雨绵绵/春光无限好/春花多灿烂。一番风雨去/一番风雨现/花谢归尘土/竹傲霜雪前。”听着竹涛阵阵,呼天喊地,我站在竹林中,心潮滚滚:“我不再问/看着风与云携手/我不再问/看着山与河共守/我不再问/看着天与地同述/我不再问/因为我与竹相投。”我与竹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同感。大开发的今天,麦垄菜畦不复存在,修竹柳树不在眼前,房地产取代了满目的绿地,我懂得了当年竹子的呼喊,我记起了当年竹子开花的无奈:“竹子开花了/招来了许多好奇的人们/老人说/竹子的生命将结束/这年道将有变幻。”花无百日红,世事又如何不是? 那一片绿竹林,已经悄悄的消失了,是那样的无奈,也是那样的无助。我曾寻找那一片绿竹林,寻找延续着绿的生命,寻找着远去的历史,寻找着我曾经的梦,也寻找着未来的希望。 那一片绿竹林,带着我多少的纠结。 2011年9月13日
希望楼主早一天寻找到曾经的梦,曾经的玩伴。。。。。。{:7_394:} {:7_390:}{:7_390:} 竹林、少年、游戏。。。。。。 “花谢归尘土,竹傲霜雪前。”
{:7_390:}{:7_390:} {:1_1:} 答艳阳天题读我《那一片绿竹林》散文
西郊花柳成记忆,当年也曾为菜畦;
绿野青竹何处去,挂画说与儿孙提。
2011.9.23
艳阳天
挂画说与儿孙提
遥想当年情景奇
快步经济略环保
院内观月当沉思
答艳阳天忆竹
院内观月当沉思
一片青叶展新姿
忘却西河斑斑景
绿意原来在竹子
艳阳天
绿意原来在竹子
抒怀情感附新诗
涝水滔滔似玉带
金秋胜景展新姿
答艳阳天咏竹
何处胜景展新姿,
竹在风中凄嘶嘶;
保持清节长啸去,
来日还为墨客词。
答艳阳天殇竹
根立大地枝盖天,
雪压梢头节不弯;
水泥钢筋那堪受,
羞怯富人凌辱前。 清阳子 发表于 2011-9-13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寻找那一片绿竹林 “户县西桥有十眼,三眼流水七眼干。”七十年代的小时候就听村上的老艺人说过。 ...
岁月悠悠,感情悠悠——文笔好。{:7_381:}
回复 靳应禄 的帖子
谢谢靳老师!! 多多批评和指教!!{:7_39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