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故事
民国故事<一>帅府中的女人
于凤至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其父于文斗早年曾照拂过徜徉于山林草泽之间的张作霖。
张作霖是一个颇自负的男人,做了奉天督军,知于凤至是“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若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结姻缘,必将大富大贵,大吉大利。于凤至美丽又智慧,爱新觉罗-溥杰就赞于凤至“长得很美”,她生就一张古典的脸,清清秀秀,宛若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
张学良十一岁那年,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于凤至订婚,十五岁那年结婚,于凤至大张学良三岁,所以婚后张学良一直将于凤至以大姐呼之。婚姻的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个人修养和成熟度。在帅府院内,于凤至彬彬有礼,博学多才,识大体,顾大局,好善乐施,善解人意。在外人看来,他们倒也和谐,幸福。于凤至为自己在帅府在别人的心里树起了一座受人仰慕的碑。女人贤惠,聪明,对男人就是最大的帮助。于凤至不但贤惠,聪明,而且尊老爱幼,相天教子,善待下人,张作霖想,能娶到这样的儿媳妇,真是他家的福份。张学良在同于凤至婚后的漫长岁月里,也越来越被她的友爱,体谅和痴情所感动,作为妻子,她对张学良温良恭顺,作为大姐,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问寒问暖,没有半点怨言。一九二七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小姐,他们一见钟情。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可面对丈天的情人,于凤至没有失去昔日的风范,待她如同姐妹。这些深为张学良所感动,钦佩。
一九三六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将张学良扣押起来,时值于凤至正在美国旧金山陪伴子女求学,得知消息后,她立即给宋子文发电报“学良不良,心灵如焚”,希望宋子文能帮助周旋此事,随后她携带子女回到南京,几经周折,张学良判十年,尔后又长期软禁。于凤至为搭救张学良,使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职务,宋美龄同蒋介石大功肝火。
张学良在溪口幽禁期间,于凤至,赵四小姐轮流在此陪伴张学良,两人常奔波于宁波和上海之间。三年后,于凤至又由溪口辗转江西,湖南。使她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一九四零年,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为了孩子求学,也为了治病,再次来到美国。在美国,生活需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治病也需要钱,于凤至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钱的重要。后来在美国朋友詹森-肯尼迪及夫人莉娜的帮助下,在纽约哈克尼斯教会医院就医。身体渐渐康复,她发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在莉娜的引荐下,于凤至走进了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凭着自己的智慧,胆识,终成了华尔街股市大赢家。
张学良到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根据基督教教规,已婚男子只准有一位夫人。一九六四年七月,经远在美国的于凤至的同意离婚,他们结束了二十多年与世相隔,相依为命的生活。六十四岁的张学良与五十三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于凤至之所以同意离婚,也是为了保护幽禁中的张学良,但书信往来仍称里张夫人。一九九零年三月,于凤至在美国豪宅中寿终正寝,终年九十三岁。
人生有曲折,婚姻有不幸,但有担当,爱夫爱子爱家庭,自尊自强,顽强地与这些不幸抗争,奋发图强,愈措愈奋,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19-5-9
民国故事
<二>马氏父子
提起马步芳,多少人都熟知,马步芳只有一个儿子,叫马继援,对其相当器重,十四岁就是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三六年入中央军校军训第五期学习。四零年后,马步芳己拥兵二万人。为堵住红军西征军进入青海,马步芳疯狂叫嚣,“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西征军在与马步芳交战中伤亡惨重。马继援曾跟彭德怀交过手,红军有三次失败。最后大规模的剿杀,才使马家军受到重创。战后,毛泽东评价:马继援将现代军事带进了西北。彭德怀评价:马继援是西北马家军新一代的佼佼者。四五年,抗战结束了,蒋介石宴请马氏父子,决定让马家军为自己打好内战,期间,蒋介石问候马步芳,近来可好啊?马步芳回答:多蒙总裁关照,好得很。接着蒋介石又把身边站着的蒋经国介绍给马步芳,说,这是犬子经国。犬子,本是父亲对儿子的谦虚称呼,没有任何贬义,可马步芳听了蒋介石将自己的儿子称为犬子,也就是狗下的儿子,我的儿子马继援就不能这样说了,于是,马步芳让马继援上前一步,指着儿子说,这是驴日的马继援。蒋介石听后一愣,而周围国军将领全都懵了。还有一次,蒋介石请马步芳看蓝球赛,比赛进行的非常激烈,赛后蒋介石问马步芳比赛如何?马步芳回答说,真没想到重庆生活这么艰难,十个娃子抢一个皮球,然后,马步芳命令副官立即去买十个皮球,给每个孩子送一个,不许再抢了。四九年九月,马继援随国民党败逃台湾,从此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后侨居沙特阿拉伯(麦加)。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马继缓向灾区捐了五千美金。但不管怎样,马氏父子手上都沾满了西征军的血。二零一二年病逝,终年九十一岁。
2019-5-9 好文笔,点赞! {:7_389:} {:7_390:}{:7_390:} {:7_381:}{:7_389:}
页:
[1]